一輩子沒見過老虎的狗,為何看見老虎就「嚇尿」?真是血脈壓制?
2024/10/12

如果你從來沒見過老虎,在野外遇到會害怕嗎?

這幾乎是一個不用思考的問題。老虎對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的陸地生物,有著天然的威懾力。很多人和動物一輩子也沒有真的見過老虎,但這并不妨礙大家害怕它。甚至有的寵物狗聞到老虎尿都會被嚇癱,這真的是血脈壓制嗎?

獅虎斗

我們之所以害怕老虎,首先從實力上來說,因為老虎是百獸之王,是世界上最大也最兇猛的貓科動物之一。論單兵作戰能力,陸地上沒有什麼動物是老虎的對手,即使是同為貓科動物的同族兄弟——獅子,也很難贏過它。雖然關于獅子和老虎誰打架更厲害的爭論一直沒有斷過,但實際上,最終的結論一直都是老虎的勝算比較大。

據說上世紀30年代,美國拍了一部彩色電影,名叫叢林之王。

在電影里,為了真實體現獅子的厲害,追求場面刺激,導演組竟然找來真的獅子和老虎,計劃把他們關在一起,拍下它們打斗的場面。

為了場面更精彩,導演組還特地挑了一頭東北虎和獅子打,結果機器還沒來得及調好,獅子就被老虎給KO了。劇組不死心,又換了另一只獅子,這次改用體型小一些的孟加拉虎,結果一樣,沒打幾下獅子就被老虎按在地上摩擦,很快又一命嗚呼了。

再換一只獅子,這次為了保險起見,選了一只最小的雌性蘇門答臘虎,這種體型上的懸殊差不多相當于人類拳擊比賽里,60公斤組的選手跑去打80公斤組的選手。沒想到,獅子還是占下風,最后眼看實在打不過,導演組派人放了冷槍,這才撂倒了老虎,但是獅子最終還是因受傷嚴重而死了。

盡管有人出來辟謠說并沒有這回事,爭論仍在繼續,但對于老虎整體的實力,在眾多專業人士和大貓愛好者的分析里,也依然給予了它最高的評價。

老虎由古時期的食肉類動物演化而來,距今已有200萬年的歷史。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,它擁有了得天獨厚的身體構造,巨大的體型、尖利的爪牙、敏銳的感官、強大的下頜咬合力。而且由于老虎是獨行俠,慣于生活在山地密林之中,相比起一望無際的草原,叢林的環境顯然要復雜兇險得多。

為了能獲得足夠的食物,老虎也就鍛煉出了一身過硬的身體素質和生存本領,耐力、力量、彈跳、敏捷度都是頂級的,會爬樹、會游泳、會伏擊、會追蹤,實戰能力極強,妥妥的野外單兵作戰王。

有數據分析,200公斤的老虎原地起跳能跳2米多高,5-6米遠,更不用說助跑跳躍了;一頭250公斤重的老虎,能夠獵殺一頭900公斤重的野牛;單挑野豬、鱷魚、棕熊這些猛獸跟玩似的,堪稱天生的獵手。

狗怕老虎真是刻在DNA里的?

也正是因為老虎如此強悍的獵食能力,在它生活的范圍里,鮮少能有與之匹敵的對手。其他動物對老虎而言只分為兩種:能吃的和不能吃的。因此,絕大部分動物對于老虎的恐

懼,是經過一代又一代祖先葬身虎口的命運而演化出的求生本能,并把這種本能刻進了族群

的DNA里傳了下去。

以狗為例,在生活中,我們或許或看到這樣的場景,有的狗一輩子沒見過老虎,但是當它們聞到虎尿,或者在動物園看到老虎,依然會被「嚇尿」或者嚇癱。

通過追溯生物演化史,我們會發現狗的祖先是狼。而狼最早出現在歐亞大陸,它們被人馴化后才逐漸演變成了如今家養的狗。因此可以推斷,歐亞大陸是最早出現狗的大陸。

而老虎也是亞洲特有的品種,因此這兩種動物從遠古時期開始就有交集。

同為食肉動物,老虎和狼少不了狹路相逢、爭奪食物。從動物學家們對俄羅斯遠東地區的東北虎和狼群的調查結果看,狼群雖然「人多勢眾」,但東北虎對狼群數量有很強的抑制作用。

當東北虎因為遭到捕殺數量大幅下降時,狼的數量就會達到峰值,而隨著保護力度的加大,東北虎的數量又會開始回升,狼的數量則隨之大幅度下降。

同樣的,在錫霍特阿林保護區,很少有人看到狼,直到20世紀初,老虎被大量獵殺后,狼群的數量才開始增長。這說明老虎和狼雖然屬于長期競爭關系,但狼一直被老虎壓著。

老虎會基于食物競爭,地盤搶奪的理由獵殺驅趕狼群,基本上有老虎的地方,就不會有大型狼群出沒。

因此,狼群對于老虎的忌憚和恐懼也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,并把這種恐懼DNA延續到了狗的身上。

猛獸的「氣場」威懾力

也有人認為,老虎的身上有某種特殊的氣味,形成了猛獸獨有的「氣場」,這會讓動物感到害怕。事實上這是有道理的,動物的感知能力很強,氣味是動物界最普遍的交流語言,而動物們的氣味主要來自于它們的排泄物。老虎本身的體味并沒有什麼標志性的味道,而它的排泄物的氣味,則在向外傳遞它是一個多麼危險的存在。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